丝丽雅集团:从1亿到300亿的奋斗史

DJI_0546

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全球生物基纤维制造龙头之一,四川纺织行业效益冠军。

从濒临破产变为行业领军,年营收从1亿元到300亿元,一部丝丽雅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奋斗史。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诞生的丝丽雅集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敢为人先开天地,到九十年代困境中百折不挠,新世纪初的大志图强争百亿,再到如今的高位求进谋发展,一路走来,披荆斩棘,筚路蓝缕。

“作为地方国企,丝丽雅维系着成千上万家庭的就业和生计,如果不是党的坚强领导,20多年前就破产清算倒闭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改革创新、大智图强和高位求进的奋斗了。”回望这些年的不易,丝丽雅有关负责人感慨万千。

改革创新 倒数第一变行业领军

宜宾化学纤维厂,丝丽雅集团前身,于1980年立项,1984年筹建,1987年投产。1987年底,宜宾化纤厂年产2000吨粘胶人造长丝工程结束基建,一次性投料成功,随即转入了试生产阶段。

然而,随着试生产的逐步深入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各种主客观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企业生产经营逐步陷入了困境。

1997年,宜宾化纤厂在全国同行业中“不幸”拿到了多个“倒数第一”——产量只有区区2000多吨,总资产只有2亿多元,公司负债率高达96%。

也正是这一年,公司新的领导班子提出了“学吉化,重科学,严管理,增效益”的思想,从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入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司逐步加强、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推进“四改五”“五改七” 等技改扩建工程,持续引进并消化国际先进的管理思想,建立U8物资管理系统、OA办公信息化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管理体系,实施“立体化市场战略”“产业链发展战略” 等管理工程……

“开始,丝丽雅学习别人创新;后来,我们可以自己创新;再后来,我们还可以跨领域创新。”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已拥有100余项国际领先技术、200余项国内领先技术和1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是行业20多项高新技术群及产品标准的提出者和创建者。

特别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专利金奖”的“一锭多丝”技术,向同行业10多家企业授权使用,推动了行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大幅提升了中国粘胶长丝行业生产能力,显著降低了国内同行业产品成本,大大增强了国内同行业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2011年,丝丽雅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00亿。


车间工人图

大智图强 创新驱动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迈上百亿台阶的丝丽雅,进入创新驱动企业高速发展的时代。

2012年,丝丽雅生物基纤维制造规模化优势与高端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结合,逐步实现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链延伸,逐步形成集纤维制造、地产开发、能源化工、酒类酿造、投资贸易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体系内“各公司联动合作,主导产业迅猛发展,多元产业迅速崛起”的良好态势。

公司以“变革有为、开放创新、大智图强”战略方针为指引,以改革创新为源动力,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以改革引领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行业龙头、区域骨干企业的技术引领和战略支柱作用,主动作为、引领带动。截至2020年底,丝丽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09亿元,位列全省制造业企业100强第12名,全省企业100强第31名。进出口贸易连续多年稳居宜宾市第一,全省前列。

高位求进 奋力书写“十四五”500亿发展新篇章

回顾峥嵘岁月,丝丽雅成功实现从“零”开始,用30年时间完成从1亿元到300亿元的巨大跨越;展望创新未来,公司稳步踏上“双500亿”目标伟大征程。

当前,丝丽雅正围绕“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双轮驱动”“宜宾千亿级纺织产业集群建设”“宜宾打造世界消费品工业重镇建设”等倡议及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一基二元”战略,力争用2至3年时间打造出西部地区最大的卫生材料产业以及全国同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培育发展生物基材料和医疗卫生材料2个“百亿级”工业产业集群,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十四五”大幕开启,丝丽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乘着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大好浪潮,奋力书写“十四五”500亿发展新篇章。

(本文转载自川经瞭望客户端)


上一条
下一条
返回